方名   瀉白散           來源     小兒藥證直訣


 


【製法用量】


桑白皮 15   地骨皮 15   粳米 15   甘草 3   


【功效】


瀉肺清熱、止咳平喘。


【主治】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
肺熱喘咳證。咳嗽氣喘、皮膚蒸熱,午後尤甚、舌紅苔黃、脈細數。


【方義】


本方又名瀉肺散,適用於肺有伏火鬱熱之喘咳證。本方證病在肺,為伏火鬱熱。病變過程中,已有熱傷肺陰,故治宜甘寒清泄肺熱。方中以桑白皮瀉肺熱,降肺氣,止咳平喘,為君藥;臣以地骨皮清泄肺熱,解骨蒸肌熱;君臣合力,以瀉肺中伏火,止咳平喘。佐以粳米、炙甘草養胃和中,以扶肺氣;炙甘草兼以調和諸藥又為使藥。本方之特點,既不是清透肺中實熱以治標,也不是滋陰潤肺以治本,而是清瀉肺中伏火以消鬱熱,對小兒「稚陰」素質具有標本兼顧之功。


【辨證要點】



  1. 喘咳無痰。

  2. 皮膚蒸熱。

  3. 舌紅苔黃。

  4. 脈細數。

【加減】



  1. 肺熱較重:加知母、黃芩或合麻杏石甘湯

  2. 燥熱咳嗽:加貝母、栝蔞、沙參、杏仁。

  3. 發熱惡寒:加柴胡、白芍。

  4. 煩躁口渴:加麥冬、五味子。

  5. 咳嗽喘息:加桔梗、杏仁、蘇子。

  6. 氣虛較甚:加人參、黃耆。

  7. 陰虛潮熱:加青蒿、鱉甲、銀柴胡。

  8. 口渴咽痛:加麥冬、石斛、玄參。

【注意禁忌】


風寒外感引起之咳嗽,本方不適宜。


【現代應用】



本方退熱,抗癆,止咳。用於小兒肺炎、支氣管炎、百日咳、胸膜炎、肺結核、氣喘。



方名   麻杏甘石湯            來源  傷寒卒病論


別名   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


 


【製法用量】


麻黃去節9( 4 )  杏仁去皮尖9(50)  甘草6( 2 )  石膏碎,綿裹18( 8 )  
上四味,以1.4公升( 七升),先煮麻黃,減400毫升( 二升),去白沫;內諸藥,煮取600毫升( 三升)。去滓,溫服200毫升( 一升)


【功效】


宣肺泄熱,止咳平喘。


【主治】


外感風寒、肺熱壅盛證。身熱不解,喘逆氣急甚,或鼻翼煽動,口渴,舌苔薄黃,脈浮滑而數。


【方義】


本方適用於風熱犯肺,或風寒鬱而化熱,壅閉肺氣之證。方中石膏份量為麻黃之兩倍餘,借以監制麻黃辛溫之性,並使之轉為辛涼清熱之用,兩藥合用,清宣肺中鬱熱而定喘;杏仁宣降肺氣協同麻黃以平喘;甘草益氣和中,調和諸藥,與石膏相配,甘寒可生津止渴,並可防其大寒傷胃。


【辨證要點】



  1. 喘鳴。

  2. 發熱。

  3. 苔黃。

  4. 脈數。

【加減】



  1. 氣喘:加葶藶子、地龍、射干。

  2. 肺熱甚:加魚腥草、車前草、黃芩。

  3. 煩躁口渴:加黃柏、知母。

  4. 發熱惡風:加柴胡、芍藥。

  5. 痰深難出:加桔梗、栝蔞仁。

  6. 痰中挾血:加白茅根、側柏葉。

  7. 肺炎喘甚:合瀉白散,療效甚佳。

【現代應用】


氣喘、急性支氣管炎、肺炎、百日咳、副鼻竇炎、蕁麻疹、感冒、麻疹。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u hu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